从最初的筒子楼,到单元房,再到如今的商品房,作为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产物之一,武汉的房地产业走过了辉煌而灿烂的历程。
峥嵘七十载,武汉房地产业与城市复兴进程紧密相连,同时也托起了江城百姓的安居梦。
与此同时,武汉的房地产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经历了数轮的洗礼与成长。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,保持持续健康发展,成为现阶段房地产业的重要命题。
住房问题长期亟待解决
一个共识是,在1978年之前的漫长岁月里,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,房地产尚未成长为一个单独的行业。
建国初期,住房资源十分短缺,住房来源大多依靠统筹安排现有住房,或者合理分配新建住房。到了50、60年代,国家更注重国防建设和工业生产,住房投资得不到支持,住房领域初步建立起低租金的福利房供给制度。全国范围来看,1970年,住房投资占累计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仅为2.6%。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”在武汉,大量的居民生活在筒子楼、大杂院、棚户区里。
由于一房难求,获得住房的难度相当大,两家合住一室、几代人挤在一间房的窘境便随之出现。住房问题成为当时最为严重的城市问题之一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存量房中还存在大量危房和棚户区,住房质量得不到保障。住房问题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刻。
住房问题,引起了高层的重视。1978年,邓小平指出,允许通过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、分期付款,来拓宽解决住房问题的路子。两年后,他又一次发表了关于住房问题的重要讲话,认为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,老房子也可以出售。他还提出买房可以分期付款、提倡个人建房等设想,为这一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指明了方向,也拉开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。
从无到有解决住有所居
1978年,可以看作房地产行业萌芽的起点。
这一时期,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住房改革的实践性探索,诸多创新迈出了第一步:1979年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获批,1980年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成立,1985年第一笔住房按揭贷款发放,1987年第一宗土地公开拍卖……
跟随全国的脚步,早在1998年前,武汉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萌芽。
据中指院华中分院研究总监李国政介绍,1983年,武汉地产集团就开发了武汉市第一个商品房项目——台北西村,当时的售价每平方米仅200元至600元,销售对象是下海经商的弄潮儿和第一批万元户。
1996年,武汉正式实施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,这也可以被看作是江城房地产正式市场化的前奏。
直到1998年,《武汉市住房改革委员会关于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的通知》成为一份历史标志性的文件,它的出台意味着武汉福利分房时代正式结束,武汉房地产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。
但尽管如此,武汉人的住房仍大部分靠福利分房,如果不是“突出贡献人才”,能够选择的住宅无非就是单间宿舍、套间、团结户、二居室,三代乃至四代同挤一房的场景,在武汉并不鲜见。
21年后,武汉房地产市场在自身快速强筋壮骨的同时,也显著改善了武汉人的居住条件。
官方统计显示,截至2017年,武汉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35平方米。也就是说,对一般的三口之家而言,基本上可以住在宽敞的一百平方米住房里,住有所居的问题已经解决。
从粗到细促进居有所安
从农村到城镇,从平房到楼房,从福利房到商品房,新中国成立70年来,武汉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人们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巨大改善,百姓的安居梦正照进现实。而房地产行业,也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在风雨中砥砺前行,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李国政认为,直到2012年,武汉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,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,对住宅产品的认知度都还停留在较低层次,住宅产品在设计上极其粗糙,往往以实用性第一为原则,主要满足生存温饱的需求。
而随着楼市自身快速发展,一大批品牌房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,逐渐追求品质和品位,万科、恒大、碧桂园、绿地、融创为代表的大型品牌房企将多种产品系搬到了武汉,精装住宅也如雨后春笋遍布江城。
对武汉人来说,房子越来越大,房子越来越好,更舒适、更健康的居住不再是梦想。(本文来源于凤凰网楚天都市报)